七月骄阳下,佛坪县的三河口村百亩李子园正上演着丰收狂欢。蜂糖李绛紫的果皮上凝着晨露,游客们的笑声与枝头鸟鸣交织。
管理员张朝明手持喇叭穿梭其间,他的记账本密密麻麻记满订单——这个曾经的库区移民村,凭借着特色果蔬采摘产业,走出了一条“生态美、产业兴、村民富”的乡村振兴之路。
2014年10月,引汉济渭工程的实施让这个秦岭深处的小村庄迎来历史性转折。203户村民告别世代居住的土坯房,集体迁入大河坝集镇崭新的移民社区。
然而,搬迁的喜悦很快被现实冲淡。
“住进白墙青瓦的楼房,反而更焦虑了。”村支书覃晓平坦言,当时村民人均不足2亩旱地,传统玉米种植每亩年收益仅四五百元,近七成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,田间地头杂草丛生。
转机在2019年。村集体瞄准临库区风景独特及昼夜温差大、光照充足、土层肥厚等自然优势,决定将100亩荒坡改造成生态李子园。“我们引进了四川脆红李、蜂糖李、皇后李等多个优质品种,这种果子皮薄肉厚、甜度高,在市场上很抢手。”覃晓平说。
为了种出“致富果”,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多次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现场指导施肥、管理,采用物理防虫技术,让村民在果园里养鸡、养羊,进行生态循环高效利用。
6年磨一剑,今年李子园迎来首轮丰产期,预计总产量6万斤,按市场均价每斤6元计算,可为村集体增收36万元,让203户户均增收1.8万元。
“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挣钱,还能照顾老人孩子!”脱贫户熊传发一边熟练地分拣着刚采摘的鲜果,一边笑着说道,“我家负责管护5亩李子园、务工加上收入分成,预计今年能收入近3万元,这比外出打工强多了。”
李子丰收不仅鼓了村民的“钱袋子”,更催生了库区农旅融合的新业态。
7月以来,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推出“入园采摘+生态观光”活动,通过短视频宣传,吸引西安、汉中、安康等地游客自驾前来。
同时,为了提升游客体验,村里还新建了观景台、休闲步道和农家乐,游客在采摘李子的同时,可以眺山望水、赏库区风景。还可以在农家乐品尝特色美食。“这里的土鸡炖得特别香,配以山茱萸酒更加消暑纳凉,我们打算在这多住几天!”来自成都的游客刘先举对陌上花开民宿的美食赞不绝口。
丰收季以来,李子园已接待游客超5000人次,带动周边6家农家乐、2家民宿收入增长40%。
佛坪县三河村的变化,是众多库区移民后扶产业发展的缩影。“实践证明,产业兴起来了,人心就稳了。”佛坪县移民搬迁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谈彦说。
如今,三河口村实现了“四季有果”,水利风景线也串联起了特色种植园,曾经的“移民焦虑”已化作“生态自信”,一幅以生态与经济共生的画卷正徐徐展开。
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
"汉中市农业农村局"网站
是否继续?